ZARA等品牌不合格童装仍在售 家长称未留心标签
8月1日起,3岁以内的婴幼儿纺织用品有必要满意最高安全级别A类。距新规开端施行现已过去了一个多月,记者造访发现,无论是商场专卖店,仍是街边外贸店,仍有很多非A类婴幼儿服装在售。有许多家长和出售人员乃至不知道有这样一个规则。
新规:
“婴幼儿”服装扩展规模
8月1日,新版《国家纺织产品底子安全技术规范》替代2003版国标,成为纺织品新的强制性国标。规范扩展了婴幼儿纺织品掩盖的年纪规模,将婴 幼儿服装产品的界说由“年纪在24个月以下的婴幼儿穿戴或运用的纺织产品”改为“年纪在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穿戴或运用的纺织产品”。依据甲醛含量、 pH值、异味等目标,服装被分为A、B、C三个安全级别,婴幼儿服装有必要满意A类要求,且在标签上注明“婴幼儿服装 A类”。
新《规范》原定于上一年8月1日施行,后为给企业必定的缓冲期延期施行。本年8月1日起不符合《国家纺织产品底子安全技术规范》的纺织产品,制止出产、出售和进口。
查询:
非A类童装仍然在售
在燕莎奥特莱斯的儿童用品区,多家品牌都在进行夏装打折促销。记者在okaidi、小汽车、好孩子等闻名品牌的货架上看到,部分产品是A类,但 标示为B类的也不在少数。而在向阳大悦城的ZARA店里,记者乃至看到了标示为C类的童装(见图),这款外套引荐尺度为2至3岁孩子穿,标签上没有“婴幼 儿服装”等字样,但安全类别一栏则清晰标示为“C类”。
关于各安全类别混买的状况,相关品牌的出售人员都表明,现在在售的有一些服装是老国标履行时出产的,“没有清晰要求下架,8月1日今后出产的新款应该都没问题了。”
而街边常见的童装店状况则没有那么达观,标示A类的婴幼儿服装并不多见,适当一部分产品乃至没有标示安全类别,这种状况尤以打着“外贸”旗帜的 产品比较显着。在金台路一家服装店里,记者检查的几件童装都没有标示安全类别。“这都是外贸的,质量好着呢。”店老板卖力地向记者推销自己的产品,“你摸 摸,都是纯棉的,给孩子穿你就定心吧。”而关于履行的新国标,这位老板则含含糊糊地唐塞,并没有清晰答复。
家长:
从未留心过标签信息
闻名孕婴童连锁企业乐友孕婴童首席运营官龚定宇表明,低龄宝宝遍及有啃咬衣服的习气,所以童装最重要的是原料牢靠。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但商 家对新规唐塞,许多家长也对此一窍不通,在给孩子买衣服时底子没留心过这些信息。“主要是看样式,质量也比较留心,自己试试手感,感觉挺舒服就行。”在燕 莎奥特莱斯,一位正在给孙子买衣服的市民通知记者,不知道国家有这方面的规范,也没有留心过这些信息,“今后还真得留心点,究竟孩子健康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