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六,北京赛特奥莱在北五环外的香江北路正式开业,标志着赛特集团正式杀入名品扣头商场。加上原有的燕莎奥特莱斯购物中心、上品扣头、365扣头广场、生机东方奥特莱斯等,北京运营名品扣头的卖场已不下20家。许多奥特莱斯商家争食品牌扣头商场,必定带来人多粥少的为难。记者近来造访发现,不少从前风光一时的奥特莱斯,现在已沦为国外二三线品牌和国内一般品牌的集散地。大杂烩式的品牌组合,加上与一般商场相差无几的打折力度,让日益“山寨化”的奥特莱斯正逐渐失掉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杂牌多
世界名品难觅踪迹
奥特莱斯的中心概念是名品+扣头。但是记者近来造访发现,大都奥特莱斯名不符实,其出售的真实世界名牌非常有限,绝大部分都是国内一般品牌,有些品牌乃至让消费者闻所未闻。
在坐落北土城邻近的爱家奥特莱斯,记者看到偌大的商场内,底子看不到几位顾客。偶然有顾客进来,必定会享遭到出售人员的注目礼。细心逛逛,除了一层男装区牵强有PLAYBOY、伦敦雾等少量几个世界品牌,样式还老旧得像10年前的产品,二层女装区充满的简直都是像佳禾霓裳之类消费者叫不上姓名的国内二三线品牌。虽然挂着3折、5折的牌子,但有消费者坦言:“在其他当地底子见不到的品牌,是否真的打折底子无从比较。”
刚开业不久的生机东方奥特莱斯相同被消费者指为品牌很“山寨”。6.8万平方米的运营面积中,真实给“世界精品区”的大约只要几百平方米。而海报上大肆宣传的Dior、GUCCI、PRADA等世界大牌产品份额少得不幸,太阳镜货台反倒是世界名牌最密布的当地。将近50个女装品牌中,除了米奇、JOJO、倾慕、薄涛等几个品牌外,像不知道未觉、衣顺百顺、卡尼丝等品牌,消费者大都闻所未闻。
即使是在奥特莱斯业界有“老迈”之称的燕莎奥特莱斯,由于A、B、C三座体量总计将近10万平方米,仅靠世界名品扣头货源底子填不满,也不得不引入许多杂牌充满其间。虽然燕莎奥特莱斯一共587个世界、国内知名品牌无疑是业界最多的,但仍只占其品牌总量的35%,也就是说,非名牌以65%的份额占有绝对大都。
据知情人泄漏,不少陈设在奥特莱斯的洋品牌,写着来自“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美国”等,其实都是地道的国货,是国内厂家从国外运营者手上买来的不知名品牌,或是爽性自己去国外注册的品牌,回国后摇身一变就成了国外品牌了。假如将它们作为一线品牌,毫不隐讳地与HUGEBOSS、GUCCI等真实世界大牌放在一同,不免就有诈骗消费者的嫌疑了。
扣头少
与商场、专卖店特卖水平适当
奥特莱斯可以遭到消费者喜爱,诱人的扣头价格无疑是最重要的要素。不过,自从世界金融危机迸发以来,本来一贯很少打折的世界大牌也纷繁低下尊贵的头,相继搞起了打折、特卖场等促销活动,这天然让以扣头价出售世界名牌安身的奥特莱斯的吸引力大打扣头。
在燕莎奥特莱斯记者看到,大都一线品牌由于原价就高,即使打完折后,单品价格也多在千元以上,如KENZO的一款白色女上衣,打完折后的价格是2400元;HUGEBOSS的一款男衬衫,折后价格是1080元;I.T.的一款T恤,折后价格1450元。而西装、正装等价格更是多在2500元以上。对大都消费者而言,这些打折后的价格也并不亲民。而像耐克、阿迪达斯等运动品牌,在燕莎奥特莱斯一般也就能打5折,与西单商场的法雅体育、中关村名店运动城等的扣头力度底子适当。
记者在刚刚开业的赛特奥莱看到,大部分品牌也都在以5折左右的价格出售。这样的扣头,在京城随意一家百货商场的定时促销中就可以碰到。而实际上,在部分一线品牌举行的特卖会上,1-3折的促销力度并不罕见,样式还比奥特莱斯要新得多。有消费者坦言,开1个多小时车跑这么远,图的就是能买个廉价。没想到促销力度与城里差不多,感觉很绝望,还不如趁商场打折的时分淘件当季产品合算。
此外,与品牌专卖店和各大商场的特卖会比较,奥特莱斯货品断码、货品不全的问题也非常杰出,许多货品陈腐、杂乱,时代不详。记者在燕莎奥特莱斯的翠贝卡货台看中了两双凉鞋,都被店员奉告没有适宜的尺码。十分困难挑选了别的一双,成果仍是“只此一双”。试穿发现,其间一只凉鞋的底部磨损严峻,束带现已松懈,一看就是被试穿过屡次的样品。而在中友百货的翠贝卡专柜,同款凉鞋也在5折促销,并且有好几双可以挑选。
在爱家奥特莱斯的PLAYBOY专柜,促销员为了向顾客推销皮鞋,一口容许可以在扣头价的基础上再打8折,并且通知顾客只能换货不能退货。价格随意性如此之强的名品扣头店,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个大杂烩式的集贸商场。
专家观念
北京最多能包容4座奥特莱斯
针对北京奥特莱斯业态急剧升温、群雄逐鹿的局势,我国购物中心工业资讯中心主任郭增利以为,北京最多只能包容4座奥特莱斯,未来奥特莱斯商场洗牌在所难免。
“奥特莱斯并不是低端业态,恰恰相反,有了品牌意识才会有奥特莱斯。”郭增利对当时奥特莱斯业态山寨化的发展趋势深表担忧。
在专家看来,假如许多引入国外二三线品牌或许国内的一般品牌,就等于背离了奥特莱斯业态生计的底子。由于没有了品牌优势的奥特莱斯,与那些打折的百货店、专卖店、批发城、产品商场没有任何差异,当然也没有任何优势。实际上,人们之所以挑选奥特莱斯,正是由于它是名牌产品的集散地。因而,奥特莱斯能否成功,一个关键是看其品牌的集纳才能是不是强,能不能继续、能否足够地供给各种名牌扣头货源。在任何一个区域,名牌扣头货品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有着20多年高级百货经历的燕莎、赛特运营奥特莱斯业态,在品牌资源上会更有优势,它们进入奥特莱斯,无形中增加了后来者的进入门槛。
事实上,与一般扣头店比较,奥特莱斯首要针对有激烈品牌需求的人士,客单价更高,往往到达上千元,集客才能更强,往往可以跨过整个城市,乃至周边省份。比如在燕莎奥特莱斯的停车场,就常常可以看到挂着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车牌的车辆。而一般扣头店的客单价大约只要三五百元,集客规模也就周边三五公里。因而,一个城市可以有多个扣头店,但只能有很少的奥特莱斯。即使像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东南西北各有一个奥特莱斯也应该就饱和了。因而未来北京的奥特莱斯肯定会面对洗牌,一些有优势的企业会生长强大,貌同实异的企业则会被筛选出局。
对消费者而言,奥特莱斯最大的吸引力莫过于能常常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名牌打折品供给。这无疑是对奥特莱斯运营者的最大应战。郭增利以为,商家应该广泛开辟业源,更多引入品牌的生产厂家直接进店运营,改动现在首要依托代理商的局势。这不仅可以削减流转环节降低成本,并且可以确保足够的货源。他以为,将来各家奥特莱斯之间一定是细节的比拼,包含品牌组合的丰厚程度、货品的盛行度、价格优势等等。谁可以在这些细节上做得更好,谁就能在竞赛中制胜。